4月1日「雙積分」政策正式實施 對車企們意味着什麼?

 

4月1日「雙積分」政策正式實施 對車企們意味着什麼?

說起新能源汽車,大家想必聽過雙積分政策,今年4月1日這項政策即將正式實施,車企會面對燃油積分和新能源積分雙重KPI考核。

 

「雙積分」為什麼讓車企們感到倍感壓力呢?車企會怎麼應對「雙積分」政策呢?帶着這兩個問題,湃客就給大家聊下「雙積分」政策。

「雙積分」到底是啥?

 

「雙積分」指的是:平均燃油消耗量積分(CAFC積分)和新能源積分(NEV積分)。

平均燃料消耗量積分,是該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的達標值和實際值之間的差額,與該企業乘用車生產或者進口量的乘積。若實際值低於達標值,該企業將產生正積分,若實際值高於達標值,將產生負積分。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正積分可以結轉或者在關聯企業間轉讓,但不能交易。

乘用車企業新能源汽車積分,為該企業新能源汽車積分實際值與目標值之間的差額。若實際值大於目標值則產生正積分,若實際值小於目標值,將產生新能源汽車負積分。新能源汽車正積分可以自由交易,但不得結轉。

目前雙積分政策下的車企

上周工信部對外公佈的2016年度中國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情況:國內124家乘用車企業中,平均燃料消耗量達標的企業共有80家,平均燃油消耗量未達標的有44家。

新能源汽車積分全部為正積分的比亞迪、北汽、吉利、眾泰等新能源積分大戶,它們成了積分的賣方或者說大戶,而長城、長安福特等車企就成了油耗負積分大戶。在接下來的政策變化中,它們肯定會加大力度發展新能源車,或者通過積分交易來補缺。

工信部會搭建一個積分交易平台,讓正積分和負積分能夠通過市場來交易,以這種方式讓車企達到合規的要求。

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正積分可以結轉或者在關聯企業間轉讓。

乘用車企業新能源汽車正積分可以依據本辦法自由交易。新能源汽車正積分不得結轉,但2019年度產生的新能源汽車正積分可以等額結轉一年。

乘用車企業2019年度產生的新能源汽車負積分,可以使用2020年度產生的新能源汽車正積分進行抵償。

這要說明的是,政策給予傳統車企一年緩衝期:2018年不對新能源汽車積分進行考評,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 8%、10%、12%。

車企面對雙積分壓力怎麼應對?

 

 

福特、大眾等車企為代表的油耗負積分和新能源負積分大戶會通過合資合作來解決問題。比如說之前的福特和眾泰,大眾和江淮的聯姻。而且這些合資巨頭也相應的推出了插電混動版本來應對這個市場環境,比如說:大眾e-Golf、福特蒙迪歐 Energi 都相繼上市了;

而像雲度、知豆、蔚來、威馬、小鵬等為代表的已經獲得獨立新建純電動生產資質的企業或通過代工獲得資質的造車新勢力,因為沒有傳統燃油車在身,因此它們不用擔心雙積分,唯一的問題就是它們如何面對補貼下滑以及高准入門檻的挑戰。

結語

全國乘用車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2016年度的平均燃料消耗的達標值相對寬鬆,2017、2018年度車企油耗達標難度更大,不通過發展新能源汽車將無法滿足雙積分政策的要求。

可以說,不管是國產車企還是合資巨頭抑或是新型的新能源車企都有應對雙積分政策的壓力。

雙積分政策明確了積分核算的計算方法,設立了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的門檻,該政策總體上是有助於汽車企業加快新能源產品的推出節奏。


本文來源:http://www.jiemian.com/article/2026105.html

index-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