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p把生意做到了線下 跑步機是一個好方向嗎?
- Christine
- |
- 2021-12-15
- |
- |
- 熱話
聚光燈下,「瘦子」王寧站在黑色的演說台上,輕鬆開着玩笑:「大家不要被『生態』嚇到,我不會去造車,我最多就造一個動感單車。」
作為Keep的創始人兼CEO,王寧這句解釋不多餘。3月19日,Keep舉行了成立三年以來的第一場戰略及新品發佈會。在會上,王寧宣佈,未來 Keep將打造一個科技互聯的運動生態。
Keep一開始只是手機里的一個健身App,到現在已經衍生出了運動品牌KeepUp、針對城市場景的線下運動空間Keepland(王寧不允許員工說「健身房」三個字)、以及針對家庭智能運動場景的KeepKit。

成立三年,Keep的用戶量達到1.2億,累計訓練68.79億分鐘,累計跑步8415.57萬公里,燃燒卡路里超過450.6億千卡。王寧認為,這些數字足以讓Keep成為以內容為核心的運動科技平台。
所以他在現場稱道,Keep已經到了而立之年,需要不斷的變化和進步。今天這個變化,就是KeepKit和Keepland。
KeepKit是Keep打造的以內容為核心的智能運動產品,針對家庭場景。當天發佈的第一款產品是王寧稱為「親兒子」的Keep K1智能跑步機。
相較於市場上其他跑步機,K1的優勢在於與Keep App的連接。K1在軟件上加入了社交與挑戰功能,用戶可以線上挑選跑步地圖,和其他用戶在線PK。同時,Keep中已有的跑步指導課程也可延續使用。
外觀上,K1的線條和色彩都採用了極簡的設計風格。此外,Keep K1 搭載了一顆定製化的OLED顯示屏旋鈕,集合了跑步機所有的操作功能。旋鈕能夠一鍵控制啟停、旋轉調節跑速,與傳統跑步機多按鍵操作不同。
這款跑步機在3月19日下午17時正式發售,價格1999元,京東成為獨家首發平台。

Keepland作為承接Keep用戶的線下運動空間,同樣以Keep平台內容為基礎。而它打出的差異化牌,除了選擇更加通透的空間,主要是取消了常見的「健身房年卡」業務,改用「按次預約」的思路。每個教室大概承納24個人,使用面積在100-120平方米。
王寧對它的期待是,最終成為城市的基礎設施。
切入傳統行業,牽扯到許多供應鏈問題,這意味着Keep的業務將變重,但王寧認為還沒有踩到特別大的坑。首先,在租金成本上,Keep自身的品牌和導流效應給它帶來了談判優勢。其次,Keep有一個完整的硬件團隊,和供應鏈的配合效率比王寧想像中要高。
「他們(供應商)也覺得十幾年了,跑步機沒有變化,沒有人敢去挑戰他的整個設計,特別厚,非常笨,都要調整按紐。我們出現之後,他們很欣喜接納我們,願意跟我們一起去孵化一個創新性的東西。」
面對Keep即將踏入運動健身全產業鏈的狀態,王寧的興奮似乎大於焦慮。他認為,不管是硬件、空間還是服裝,對於這些已經存在幾十年的產業,Keep只會比他們做得更輕而非更重。
「因為我們進來之後,不管是用戶的成本,還是各個方面,都會有很多優勢。如果他們能存在,並有自己的價值的話,我覺得我們的價值會比他們更大。」王寧解釋道。
第一家Keepland坐落在北京華貿,3月21日正式對外營業。王寧表示,試運營期間尚未有意推廣,但已經達到每天滿員的效果。
看起來,王寧不過是順應了互聯網近兩年不可逆轉的趨勢——從線上走到線下。但他並不認為這是單純的線上線下轉換,最主要的思路還是看到了用戶需求,從而佈局佔據消費場景。
「我們不是覺得健身房是一個很好的商業形態才去做,是發現通過三年的培養,用戶已經從在沙發上,在家裏對着Keep練,慢慢開始希望在城市運動空間裏去運動。我們順着用戶的思維來思考,去做Keepland這樣一個產品。」王寧告訴界面記者。
王寧的「大局觀」不是迅速商業化,而是在這個垂直化領域中,儘可能多的為用戶提供場景和服務。
王寧稱,Keep上一次嘗試商業化,也不是衝着盈利的目標而去。Keep曾經試水電商,出售運動服裝和配件,目的有三:一是聚集Keep的忠實用戶,二是增加實用的工具性產品,三是測試用戶群體的商業轉化率。
所以,儘管在他眼裏Keepland和KeepKit是比廣告和電商更可靠的商業化路徑,他依舊不着急盈利這件事。2016年8月,Keep獲得了騰訊數千萬美元的C+輪融資,此前兩年拿到共計超過4700萬美元融資。作為一家創業公司,目前的融資節奏足夠讓它活得不錯。
「我覺得打造多維體驗的場景要大於商業化,商業化是應該再往後一點點的事情。」王寧說。
儘管心態穩定,王寧的身份仍是一個絲毫不放鬆警惕的創業者。「在生態里,我們剛剛從0到1,更多還是去投入、去構建、去打造這件事情。」他說,「生態裏面我還是一個小寶寶。」
硬件之外,Keep下一步的變現看準了內容付費和服務付費。
王寧表達得很清楚,內容付費上,Keep會拓展更多的品類,比如3節課學游泳、5節課學高爾夫、10節課學滑雪等等,這些內容將通過與運動健身領域的KOL合作來打造。服務付費指的是線上的訓練營,主要教用戶如何使用健身房中的器械,以及制定更好的運動方案。
「過去整個三年,我們一直在打仗。」王寧此前一直主張低調,但發佈會這天他說了很多。「就是自信在這,其實曝光出來,他(競爭對手)知道了也不能怎麼樣,與其大家猜,我們還不如說一個更正確的、更官方的。」
本文來源:http://www.jiemian.com/article/2004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