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肚痾好大件事好擔心? 一文睇清BB肚痾定義、原因及應對方法 | DailyNewSpot

【BB肚痾】輪狀病毒是導致BB肚痾的常見原因,尤其在寒冷季節,癥狀包括發燒、腹痛、嘔吐和水狀腹瀉,可能持續3至7天,新生兒家長應了解BB肚痾應對方法和預防措施。

BB肚痾好大件事好擔心? 一文睇清BB肚痾定義、原因及應對方法

內容大綱

BB肚痾好大件事好擔心? 一文睇清BB肚痾定義、原因及應對方法

上年紀的朋友必定有聽過經典廣告歌「BB肚痾~消化不良~」,這首歌家傳戶曉,原因是BB肚痾這個問題真的很常見,幾乎每個初生BB都曾經試過肚痾,令父母非常擔心。今次就向大家分析一下BB肚痾的定義、以及原因和應對方法,讓大家面對BB不尋常的肚痾都可以保持冷靜。

BB肚痾

圖/摘自mnt

BB肚痾定義

0-4歲的兒童容易大便不適,尤其以0歲-6個月大的BB。初生BB每天排便次數較多,可達8至10次,如果是餵母乳,排便次數更多更稀爛,讓父母不禁疑惑BB是否肚痾。

其實要了解BB肚痾很簡單,只需要留意BB的大便是否和平時不相同,如果平日的大便次數是5-6次,但昨天和今天卻多了數次,加上大便質地有改變,由正常變得稀爛如水,就很明顯是肚痾了。

BB肚痾原因

由於BB的消化系統仍未發展成熟,所以大便量會較多,健康的大便是呈棕黃色,質感較軟身,有家長更稱之為「黃金便便」。普通的BB肚痾兩三天就會自然康復,但如果BB肚痾問題持續了一星期或以上,就可能是健康出現問題,請盡快求醫。以下情況是BB肚痾的常見原因:

1.轉換飲食習慣,如由母乳轉去奶粉,或奶粉轉了牌子;

2.服用抗生素

3.食物過敏

4. 輪狀病毒或細菌感染

5.寄生蟲

BB肚痾

圖/摘自thestar

輪狀病毒是甚麼?

輪狀病毒 (Rotavirus)是大部份BB都曾經患上過的疾病。因在顯微鏡下呈輪狀而得其名。天氣較冷的季節,小朋友很易感染這種病毒,引致腹瀉及腸胃炎。

感染輪狀病毒患者有機會出現以下病徵:

1.發燒

2.腹痛

3.嘔吐

4.水狀腹瀉

上述病徵一般會持續 3 至 7 天,BB的抵抗力較弱,有機會出現嚴重脫水的情況。若處理不當或忽視,有死亡的風險。全球每年有超過 50 萬名幼童因感染輪狀病毒而死亡。

雖然在康復後,免疫力對輪狀病毒會增強,但不能終身免疫,因此也要加倍注意。目前沒有任何藥物能夠治療輪狀病毒,只可以依靠患者本來的抵抗力,同時要多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以避免出現脫水。

另外建議盡早接種疫苗,有研究發現,口服輪狀病毒疫苗能減低嚴重腸胃炎感染逾95%,亦減低嬰幼兒的入院率,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

BB肚痾

圖/摘自bbc

BB肚痾的應對方法

如BB不幸出現腹瀉,建議不要吃止瀉藥,反而應該補充大量水份,以及避免奶類產品。腹瀉時身體同時會失去電解質及葡萄糖,因此最好為BB補充少量口服電解質液,約每5分鐘一茶匙,就可讓身體較快復原。

至於進食方面,應該採取「少吃多餐」及「保持清淡」兩大原則,嬰幼兒應該如常進食飯、粥、通粉及肉類等易消化的食物,讓身體持續吸收營養。

BB肚痾

圖/摘自istock

BB肚痾應否禁食?

大人肚痾時,會不吃食物一段時間,讓身體休息恢復,但BB應該禁食嗎?其實不應該,因為BB正處於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任何時候都需要吸收營養。因此,腹瀉時應該進食比正常份量少的食物,以較清淡的食物為主。

另外要多補充礦物質飲品,讓身體加快新陳代謝,讓水份帶走毒素及廢物,都是可行的做法。但要留意,市面的電解質飲品多數糖份較高,BB不宜飲用過量。如果BB每逢吃東西便嚴重肚痾,因而希望嘗試禁食的話,建議先找醫生查詢。

如何預防BB肚痾?

預防BB肚痾,關鍵在於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合理的飲食管理。

首先,確保BB的飲食清潔衛生,避免食用未煮熟或變質的食物。

其次,定期給BB的奶瓶、餐具進行消毒,減少細菌和病毒的傳播機會。

此外,教育BB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尤其是在進食前和上廁所後。

保持家庭環境的清潔也很重要,定期清潔和消毒BB接觸的玩具和家具。在流行病高發季節,盡量避免帶BB去人多擁擠的地方,以減少感染的風險。最後,保持BB充足的睡眠和適當的戶外活動,增強BB的免疫力。通過這些簡單的預防措施,可以大大降低BB肚痾的風險。

如何判斷BB是否脫水?

判斷BB是否脫水,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觀察:

  • 精神狀態:BB如果顯得煩躁、嗜睡或者活動減少,可能是脫水的跡象。
  • 眼淚:如果BB哭鬧時眼淚減少或沒有眼淚,這可能是脫水的一個信號。
  • 尿量:尿量減少,尤其是如果BB4-5個小時都沒有尿或者尿量特別少,顏色特別黃,需要警惕可能是脫水。
  • 皮膚彈性:通過捏起BB的皮膚,如果皮膚彈性降低,捏起後不能迅速回彈,通常提示中度脫水。如果皮膚彈性明顯減低,皮膚比較幹燥,說明脫水更加嚴重。
  • 口腔:口腔粘膩、幹燥,口水較少,口唇幹燥無光澤甚至出現脫皮,這些都是脫水的跡象。
  • 眼窩:眼窩凹陷,尤其是與平時相比,如果眼窩明顯凹陷,說明至少中度以上脫水。
  • 前囟:對於18個月以下的BB,如果前囟(前額柔軟無骨質的部分)凹陷,也是脫水的一個標誌。

如果BB出現上述癥狀,尤其是多個癥狀同時出現,家長應該考慮BB可能脫水,並及時采取措施補充水分。如果脫水癥狀嚴重或持續不改善,應立即就醫。

BB肚痾恢復期應該註意什麽?

BB肚痾恢復期,家長應註意以下幾點:

  • 飲食調整:在BB肚痾恢復期,應選擇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可以給BB餵食米粥、稀飯等清淡食物,避免油膩、辛辣、生冷的食物。同時,要註意補充蛋白質,可以適量增加瘦肉、雞蛋等。
  • 補充水分和電解質:肚痾可能導致脫水,因此要確保BB充分的水分補充。除了白開水,還可以給BB口服補液鹽,以補充丟失的電解質。
  • 避免刺激性食物:在恢復期,應避免給BB食用可能刺激腸胃的食物,如生冷、辛辣、油膩等。
  • 觀察大便情況:密切觀察BB的大便次數、性狀、顏色等,以評估肚痾的恢復情況。
  • 逐步恢復正常飲食:隨著BB肚痾癥狀的改善,可以逐步恢復正常飲食,但仍需註意觀察BB的反應,避免過早引入可能引起不適的食物。
  • 保持良好衛生:註意BB個人衛生,勤洗手,保持飲食清潔,以減少再次感染的風險。
  • 充足休息:確保BB有足夠的休息,以幫助身體恢復。
  • 醫療咨詢:如果BB肚痾癥狀沒有改善或者出現其他並發癥,如發熱、嘔吐等,應及時就醫。
  • 通過這些細心的護理和合理的飲食調整,BB可以更快地從肚痾中恢復過來。

    #消化系統#BB
    index-icon